正值秋分,今天上午,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庆典活动在金山廊下生态园拉开帷幕。
今年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系列精彩纷呈的城乡联动活动,全面展示上海都市农业的新成就、和美乡村的新景象、乡村振兴的新面貌。
庆典活动现场。摄影记者 陶磊(下同)
有瓜果飘香,也有智慧图景
踏入园区,热闹的市集率先抓人眼球。摊位连成长龙,新鲜农产品裹挟着田野气息扑面而来:金黄玉米颗粒饱满,水灵菱角堆成小山,迷你南瓜形状各异,雪白菌菇像一朵朵撑开的小伞,圆润晶莹的葡萄如玛瑙般诱人……
这场丰收盛会,既有稻穗满仓、瓜果满筐,也藏着科技赋能的新希望。市集旁的智慧农业展区,一排农用无人机整齐陈列,螺旋桨、农药喷洒装置清晰可见,仿佛随时能腾空而起。“欢迎光临,我们是上海农产品安全小卫士!”上海绿色优质农产品区域,机器人穿梭蔬果间,向市民游客热情推介。目前,上海市登记成功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2个,“南汇水蜜桃”“马陆葡萄”“奉贤黄桃”等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今天,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打造的“农业农村数据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将探索农业农村公共数据的创新应用。
整村运营激活乡村资源
庆典现场,“整村运营”作为乡村振兴的新模式获得多方关注。6家乡村振兴“五好两宜和美乡村”片区代表与整村运营企业代表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标志着城市资本、专业人才与乡村资源实现精准对接。
金融支持为“整村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始终关注乡村需求,在准入条件、担保方式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专门为参与整村运营的企业量身定制了“美丽乡村经营权融资贷款”产品。
活动现场,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发出支持“整村运营”的倡议,承诺将以最大诚意、最实举措、最优服务,全力支持上海整村运营提档升级。
“新农人”成中坚力量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庆典上,市农业农村委联合上海社科院、文汇出版社策划出版的《闪闪新农人》一书举行了赠书仪式,33位新农人的故事成为焦点。他们中既有“农二代”“农三代”,也有都市回归田园的创业精英和学成归国的海归学子,展现了新时代农人勇立潮头的创新姿态。“上海桃王”黄伟、金山红美人柑橘代言人朱媛和崇明万禾有机农场创始人黄震三位新农人代表分享了创业心得。
“丰收节是属于我们农民的节日,也是对土地的一场致敬。”新农人之一、上海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印黝黑的脸上带着笑意。太来合作社围绕“一棵菜”,已形成“种植—加工—配送—文旅”的立体布局,王印说:“明年,我们还将建设智能仓库、扩建净菜工厂等,继续保障好上海市民的农产品供给。”
城乡共享发展硕果
电商平台为农产品销售注入新动力。庆典上,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助农推广大使黄小荷携手新农人代表、上海市网购商会以及电商平台代表共同开启《都市农产品全域营销》倡议暨天猫上海丰收季专区发布仪式。多元的销售渠道让上海优质农产品突破地理限制,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高速流通。
一辆“丰收巴士”从廊下生态园出发,开启全城巡游之旅,将丰收的喜悦和上海地产优质农产品带给广大市民,成为连接城乡的流动风景线。
此外,“魔都乡见”平台和“魔都乡遇”微信公众号也正式发布。市民从“随申办”即可进入“魔都乡见”平台,从“鱼米之乡”“乡村图鉴”“云端逛展”“民宿部落”等板块,找到“一站式”上海乡村攻略。“魔都乡遇”则将用轻盈温暖的叙事,记录城市和乡村的奇妙遇见。
主会场活动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金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金山区廊下镇人民政府、上海农业展览馆、东方城乡报社承办象泰配资,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提供活动支持。
维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